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專案經理 郭俊麟
【摘要】
貢寮「和禾水梯田」是臺灣水稻文化中非常獨特的案例:終年蓄水,連收割前後也不放乾,這種耕作方式有效蓄留雨水及逕流、入滲補注淺層地下水。期間,淺層地下水慢慢釋放到溪流中,穩定了溪流流量、確保下游城鎮居民的生活用水。
但這先進措施並非當代創意,而是漢人以原鄉經驗為基礎、對照東北角雪山山脈北坡丘陵的地形氣候,所調適出來的傳統知識。依其重點操作及細緻內涵,可拆解為:溪澗、埤塘、溝渠、牛踏層、泥濘層、表面湛水、水隙、田埂田壁等微棲地。這些各有特質的微棲地組成水梯田地景單元,成為許多受脅物種的庇護所。
勞動/技術是維繫地景功能的重要特殊資本,隨著人口老化,這種難以使用大機械的終年蓄水梯田也將面臨威脅。如何讓人們可以在此安身立命、傳承技術,是非常關鍵的課題。
在貢寮,曾聽過長輩對幾十年前溪流的描述:「大雨來了,溪流水勢慢慢變大,兩側很久都無法涉溪通過。不像現在,下大雨溪流會暴漲很濁,但一下就退了。」這件事情耐人尋味,一般人或許覺得水快退快好,可一旦到了夏天旱季,這影響到基隆瑞芳一帶東北角居民用水的關鍵問題就此浮現:「水為什麼留不住?」
如今只要瞬時雨量夠大,溪流很快就會泥濁暴漲。
地景變遷,重要的生態系服務功能也跟著失去
水留不住了,一種猜測是「降雨的時空分布越來越極端」,但我們缺乏幾十年前的降雨資料,詢問居民得到的答覆也非常主觀,缺乏一致性。相反無論去問誰「水為什麼留不住?」長輩們都有一樣的答案:「水梯田大量棄耕。」據稱過去枋腳溪300公頃的水梯田,如今只剩下10公頃不到。
根據長輩說法,「田會咁水(kâm-tsuí,唅水)。」雨勢落在山坡上,形成地表逕流,在水梯田裡減緩流速,因此減少了坡面沖蝕。水體被蓄留在牛踏層跟田埂高之間的空間,只有部分的水從水隙出流、田埂溢流,或從田埂側滲進入地下水層,在山間小溪匯合。
水梯田的水文流動機制
即使連日大雨,從水梯田出流的水仍是清澈的(圖中缺口就是水隙的一種)
換句話說,水梯田就像海關、水分子就是旅遊人潮,而砂石土壤是危險行李。當旅遊旺季人潮湧入時,盤查的海關卻變少了。於是更多水帶著砂石土壤,衝爆下游行水區,原本會利用這些空間的蝦兵蟹將魚宰相紛紛倒楣。
對下游城鎮居民來說,溪水很濁又退得很快,意思是可以利用的水變少了。這些地方觀察跟科學研究結果不謀而合:「梯田可攔截70~95%的地表逕流,90~100%的泥沙。」(甘德欣,2006)「貢寮(水梯田新復耕田的)地下水年補注量保守估計達8834毫米,是當地降雨量的1.71倍,補注效益遠比平地水田,或其他坡地旱田顯著。」(陳慣楹、陳世楷,2014)
跟主流社會「農業耗水」的想像不同,水梯田並不耗水,反而承擔了降雨分攤、蓄水過濾、地下水補注、穩定河溪流量的重要地景功能。
維繫地景的玩水專家:水的一百種玩法
在參與水梯田農事之前,我一直認為田就是「田埂、水田、溝渠」,但我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農人至少可以把水源區分「湧泉、埤塘、溪澗」,引水方法「土溝、石圳、燻竹管、水泥漿砌、PVC管」,進入水田後又可以分為「表面湛水層、泥濘層、牛踏層、田埂(tshân-huānn)田坎(tshân-khám)、水隙(tsuí-khiah)。」
左:埤巖,用來調節埤塘水位。在海拔較高的田區埤塘蓄水供旱期用,低處則兼有緩衝功能。
右:過頂仔(kè-tíng-á),在溝渠入水處下方的圳頂放大石,用以阻斷多餘水量、緩衝水勢。
其中光是在「水田」就有兩個農事,非常顛覆我對平地水田印象,分別是補田埂、割稻。
在貢寮山上,農人用鋤頭單點下削,把田埂削成平滑且向田傾斜45度的曲線,連植物根系都一起剷除。等到插秧季節即將到來的好天,再用四齒耙把田埂下的土漿,一一捶放在田埂上,再用鋤頭,像土漿細膩抹平。這個動作每年都抑制了田埂的植群演替,不利多年生的芒草成為優勢,從而維持了水梯田的蓄水能力。因為除草跟補田埂,多種一年生的濕生植物可以繼續在田埂上繁衍,提供多樣的蜜源粉源給許多甚至還叫不出名字的授粉昆蟲。
左:像我們這種菜鳥都會削得比45度還陡。右:水芹菜是田埂翻新後春天常駐的植物之一
「割稻前要放乾水曬田,方便收穫。」這在貢寮水梯田的和禾合作田區並不適用。我第一次踩在水裡割稻又驚懼又驚喜,田間有像星斗世界的小穀精草、清香撲鼻的白花紫蘇,還偶爾有鱔魚從腳邊溜過。曾有日本人參訪時質疑不曬田的做法,但推論田區不放乾水的原因是:貢寮夏天是乾季,放乾田水就不易再蓄水了,如果再下雨很可能是颱風帶來的強降雨,大水會切割縫隙,使田坎崩塌。(林紋翠、陳世楷相談)無論如何,終年蓄水尤其在夏天,確保了水在溪流水族與下游城鎮居民最需要它時,也能被蓄留田裡,緩緩釋放流入溪流。
除了對水量的精細控制外,水的含氧與溫度也是農人眼光所在之處。他們選擇常流富氧的溪溝浸種催芽。秧怕冷,所以常選多日照、有出泉的田當秧床。
一起玩水,成為地景生態服務功能的維繫者
在「和禾生產班」10年水梯田保育推動工作中,因為有狸和禾小穀倉及其他夥伴的紀錄鑑定,發現會利用水梯田棲地的物種已來到755種(貢寮水梯田保育計畫,2019),其中包括1種台灣僅存穩定紀錄的黃腹細蟌、1種受脅魚類,以及6種受脅、7種接近受脅的植物。
黃腹細蟌目前在臺灣,只在貢寮水梯田有穩定紀錄
農人是維繫地景的玩水專家,但這是在過去艱困生活條件下,被迫熟練默知的技術。對農人來說是攸關產量、完成標準度的農事,所以當初看到我在田裡定格時,應該也是好氣又好笑。然而這正突顯了維繫地景的身體技術,在逐都市生活的當代社會,變成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本。
使用身體有其訣竅,仔細觀察農人俐落身手:重心在兩腳中間,從尾閭、脊椎到頸椎的自然正直,善用腳跟與核心肌群帶動肢體工作,會發現在保育工作背後,也有許多善用身體、保養鍛鍊的訣竅。懂得方法的90歲阿伯,會完勝傻傻不懂的30歲青年,一點也不誇張。
然而,過去由在地居民青春肉體所支持的水梯田地景功能,隨著保育計畫10年過去,勞動力短缺也從隱憂成為課題。如今除了「狸和禾」與「和夥人」合作,一起把水梯田種回來,人禾基金會也會持續提供短-長期換工學習的機會,讓新夥伴更好上手,參與維繫水梯田地景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
了解更多關於貢寮「和禾水梯田」的故事與資訊,請見:貢寮‧水‧梯田blog、狸和禾小穀倉fb
追蹤換工學習的機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fb
參考文獻:
李承嘉, 洪鴻智, 詹士樑. (2010). 水梯田濕地生態保存及復育補貼政策之研究
方韻如, 薛博聞. (2014). 田水串起山海生命線:貢寮水梯田的老智慧與新關係.
陳慣楹. (2014). 水梯田入滲補注地下水之機制與量化研究-以貢寮地區為例.
方韻如, 林紋翠, 劉恩豪. (2016). 生態系服務給付在私有水田保育合作的應用–貢寮和禾水梯田受脅物種及水資源保育計畫.
謝傳鎧. (2017). 貢寮水梯田耕作社群之傳統生態知識變遷: 以灌溉水管理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