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oggle基本資訊
1、日期:2021年1月14日 10:00~17:30
2、郵政博物館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45號10F)
3、議程:
時間 | 內容 | 主持人/講者 |
10:00-10:10 | 開場引言 | 楊志彬(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
水文化專題講座 | ||
10:10-12:15 | 歷史觀察水文化的建構 | 黃修文(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執行長) |
隱身都市紋理的水文化 | 游牧笛(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生) | |
美濃的水之呼吸水德星君、黃蝶伯公與水雉保育 | 陳柏豪(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 | |
維繫地景功能的玩水專家-貢寮和禾水梯田 | 郭俊麟(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專案經理) | |
12:15-13:00 | 綜合座談 | 楊志彬(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
午餐 | ||
14:00-15:35 | 流域學校聯盟回顧與展望相見歡2020水文化活動回顧2021時間之河 | 楊志彬(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
休息 | ||
15:45-17:00 | 流域學校的水文化觀點 | 潘文彬(南港社區大學老師) |
文海珍(草山生態文史聯盟理事長) | ||
林笈克(荒野筏子溪平台總顧問) | ||
康芳銘(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 | ||
吳昌鴻(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執行長) | ||
17:00-17:30 | 世界咖啡館-串聯河溪守護社群經驗交流在地方耕耘河川議題所需的協助 | 楊志彬(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
水文化專題講座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執行長黃修文—從歷史看水文化的建構
- 十八世紀,建造許多大型水圳,例如八堡圳、隆恩圳,係由政府找富人開發而成。這些大型水圳出現之後,人與山的關係開始遠離,加上清代有官界,圳頭山區多在官界外,漢人無法隨意入山,也造成與原住民的衝突。
- 講者也分析台灣所形成的特殊的水田文化。清代官方管制米穀,因為米穀在過去是很重要的能源,加上能夠保存很久,故政府為了掌握能源也限制運量。此外,水田文化的擴張性很強,因為其外銷利益大,單位產量高。
- 台灣的河川環境,越往南部的豐枯差距越大,不適合稻作,所以一開始甘蔗比較盛行。傘狀亂流,洪水自山間流出時流向不定,導致市街被沖毀。河川也造成兩岸市街的對立,產生械鬥,例如北港/南港(新港)、中港/後龍。
- 回到近代,台灣目前整個流域支離破碎,被行政區分割的問題如何解決?流域治理如何推行?講者也提醒,文化要有歷史才會得到珍視,無法故意製造,只能確立良好的環境去涵養。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生游牧笛—隱身都市紋理的水文化
- 台灣目前對於水文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要談水文化,就要先接近水。目前的多數人口居住在都市,故以都市紋理的的角度切入。都市紋理為都市平面的紋路及它的道理,一看道路就知道是台灣的哪個城市。除了都市規劃,也會跟自然環境的問題相關,例如風、火都有相關的研究。
- 從不同尺度可以看到不同紋理,棋盤式街道內有很多彎彎曲曲的小巷(紋理)。當都市開始發展,變成水溝和下水道,拓墾歷史會重新分配地表的水,分配水權,導致地表景觀產生變化。
- 講者運用地圖和照片帶領大家觀看都市紋理,例如私有地大多由公有地的邊界開始蓋建物,私有地和私有地之間彎曲的小巷及為水溝或圳道。
- 2019年發生雙連大溝事件,在地居民開始回憶起以前的故事,想要去改善這裡的水質;學校師生也會來這裡校外教學,產生與大溝的連結。雖然現在沒有直接使用這裡的水,但因此產生新的社會互動。
- 講者最後介紹空間再現的概念。空間在現是指一個空間,經由想像和規劃後,變成一個新的空間。例如我們一直認為河流有蜿蜒和淺灘,是一個比較好的狀態,稱為自然河道設計法,能夠達成一些生態功能。這是考量當下的環境而重新設計出來的河流,所以講者認為,在人類聚居的範圍內,或許幾乎沒有自然河川了。現在要設想的是,河川在現在的條件下如何會比較好。例如Don River是由下而上的案例;洛杉磯河是政府規劃綠帶由上而下。
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陳柏豪—美濃的水之呼吸 水德星君、黃蝶伯公與水雉保育
- 講者認為文化的定義是人在社會裡向上傳承到的,也要傳承給下一代的東西,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仍有許多不同學派、類別而產生的定義。水文化探討包含水圳、因水而產生的作物、水災、水權、水文化資產……等。
- 關於美濃的水神話,關於開墾、地形。開闢作圳是一個宗族一起做的事,必須一起維護,而非資本的形成。龍龜對話,美濃為屏東平原的最北端。本身溪流為美濃河,源頭來自於月光山,在黃蝶翠谷的位置。清朝的水神話龍龜對話,以前視野內最大的量體就是山。有個山丘稱為蛇山(龍脈),龍脖子以前是相連的,以前高屏溪有洪氾情形,旱季時築堤但大水來即沖垮,里港人發現美濃都不會淹水,大、小龜山會阻擋洪流,龍脖子也阻擋了荖濃溪水進入平原。後來美濃人希望對外交通方便而欲開路,里港人也給予許多的資助,於是龍脈就此被挖斷。
- 攔埤伯公來自「帶叔」的故事,河中有精靈,所以立伯公祠、真官伯公、水德星君、水德宮。
- 龍庄三恩公的故事。龍庄水圳,里港與高樹在取水口的下游,旱季大家都會去守水口。搶不到水就會打架,龍肚庄有次和高樹的青年發生衝突,償命的勇士現身,成為龍庄三恩公。
- 岡田安九次郎碑(服務15年後殉職),日本做水利設施,設竹子門發電廠,出來的水為獅子頭圳,灌溉農地。
- 美濃一度成為養豬大鎮,水質一度受到汙染。但之後沒有養豬業,水變清澈,不過大多都經過水利工程整治而有點難下水。
- 祭河江。過年前到美濃河和荖濃溪畔,祭溺水的孤魂野鬼保佑平安。
- 美濃水庫的預定地,左右兩旁都有伯公廟,為黃蝶伯公。黃蝶祭中,祭伯公為非常重要的環節,也請小朋友念祭文。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專案經理郭俊麟—維繫地景生態功能的玩水專家:貢寮和禾水梯田
- 水梯田踩下去可以分成三層,表面湛水、泥濘層、牛踏層。可以讓砂質黏土,滲漏比較低的。貢寮冬春多雨,夏季不能放乾,所以養成終年蓄水的習慣。能夠看到很多平地不會看到的植物,比如說挖耳草。因為是自己育種,而且是人工的,避免了福壽螺的進入。水梯田能夠留住水,可以慢慢滲透,補注到淺層地下水。田會唅(k^am)水,在滿山都是田的環境中,不太有洪水暴漲的事情發生。
- 水梯田從300甲到7甲不到,具有水庫功能的水梯田不見了,毛蟹也不見了。地景功能是保持了水土,但地景改變了這些功能也漸漸消失。
- 在地農人技術,過頂仔,只取自己需要用的水,多的就還給你。用牛去犁田、用鋤頭的方式為了維護田埂。
- 台灣農業用水佔70%,但有些會給工廠。自來水公司登記的工廠比實際上數量少很多,違章工廠。
- 水梯田很多是回歸水,可能會調度到其他地方使用,還有多種物種的水源。所以是很多人、物種在使用看似農業用水的部分。
流域學校的水文化觀點
南港社大講師 潘文彬——流域學校的水文化觀點
- 在南港,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四分溪,是封山護漁河川。99年引進四分溪計畫,想要向韓國清溪川學習,因此現在四分溪知名度高,甚至在大坑溪附近的國小,畢業前的活動都是去四分溪淨溪。
- 南港社大98年跟九如社區發展協會合作,也有跟台大城鄉所合作,由同學設計跟目前學校想做的特色課程,一起為大坑溪努力。
- 以下是我們在這方面做的,以水文化觀之:上午的老師談到從清領時期一直到日治,對於整個在水流域文化之間的交流,都是因為土地所產生的,這部分我很認同,尤其老師把各個不同的時期按照順序排序。在清領時期,土地方面碰到的問題有三:有一個諺語是「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主要是碰到黑水溝,當時涉及風帆的操縱技術;第二部分是族群械鬥;第三則是瘟疫。
- 在台灣,土地方面碰到的問題很大。老師也有提到在日治時期,日本部分的流域比較是以整個流域看待,以此做對應,以整個流域的方式治理,可以把生態跟水域結合。這部分跟我們看的綠手指、里山環境的概念,都有其相對應者。
- 但我們可以發現,在日本可以這樣做,但日治五十年是否有將這樣的概念帶到台灣?我是有點懷疑,像是目前在南港、松山、信義,以前叫松山十三庄,當時日本人因為十三庄整體族群內的力量很大,所以進行區域劃分,在這方面,對應到現在所看的流域範圍,是有影響的。
- 從衛星照片看南港,這是202兵工廠、基隆河,東邊是大坑溪,西邊是埤塘、水圳,延續過去是南港山系,這是由300-400公尺的丘陵地組成,這建構出南港區域範圍內的重要環境,300-400公尺可以卡住雨水,藉由慢慢滲入,可以過濾、保存,慢慢形成西邊陂塘系統、東邊溪流系統。目前山跟山之間的山凹處,水會往這下來,在不同流域之間,可以形成我們的流域系統,所以在這張永春陂濕地公園的地圖,把我們當時所看到的南港山系流域範圍跟基隆河之間相對應的環境關係講述得很清楚。
- 這邊的山系,當它把一層的雨卡住後,會慢慢滲入到小池塘,先民把水路導入人工興建的陂塘,就可以灌溉。從這裡往山系看,可以看到河口,然後看到稻田隨風搖曳,經過火車,可以看到菜園、水圳,陂糖,這會跟你看到的里山環境、綠手指很像,這就構成南港西半部的水域環境。東半部3、400,會有支流慢慢匯集,產生小集水盆地,匯聚出來就會有溪流,大坑溪、四分溪都是這樣完成的。
- 後來受到西方對於水的思維影響,在下游都會區,大概全國都會有提防、抽水站這樣的建設,保障生命財產安全。但我們發現,即使在上游,都還是有水泥化的環境。以四分溪為例,五年前上游有少部分坍方,他們就把一整段先民以自然工法做的堤防拆掉,改為水泥堤防,這部分是否如同水利工程處說的,因為安全就可以這麼做?這是我們在四分溪到大坑溪都有發生的問題。基隆河在南港這邊從下游到上游、在南湖大橋,大概都有死魚的事件。大概從98年,我們跟九如社區發展協會,直到現在都還是在努力讓大家知道四分溪在封溪護漁。
- 另外,由前年開始,我們進入舊莊國小進行課程寫作,三年級到四年級是河川觀察,五、六年級是水質監測,用這兩個方式帶入,讓小朋友認識,也想辦法說服老師、主任。到現在,舊莊的特色課程持續跟流域做連結,我們也持續跟老師討論,讓舊莊國小的小朋友可以認知到大坑溪就是他的母親河;同時藉由關心河川,也可以回應你對在地的連結。
- 南港高工,我們藉由環保局計畫的支持辦夏令營,讓同學藉由感受跟基隆河的互動,尤其在他們旁邊、有死魚的事件,去思考發生了什麼問題?我們109年也在南港社大定期出刊的根耘雜誌,呈現藉由死魚事件所做的水質調查的評估,以及相關的推測。
- 之後也跟城鄉所、舊莊國小、舊莊里協作,在店仔口公園做了一個小田園,雖然是社區田園的推廣,但也希望像是舊莊國小進入田園基地,在這連結地帶耕作時,能不能對於區域有更多觀察跟想像,也去思考我在這跟都會區、山系的連結。希望除了推廣小田園外,有個地方可以有更多跟與流域相關連的事情可以感受、討論。之後希望我們在流域裡,可以有個基地,讓大家在耕作上有疑問可以實際了解、討論,提出問題,同時可以有更多改進,把相關連的部分讓大家更清楚。
草山生態文史聯盟理事長 文海珍——守護草山水道、守護水資源
- 草山水道是1932年提供給台北市水資源的重要基地。我們在2001年,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天母媽媽,在機緣下關心起陽明山山坡地開發,因為保變住六之六重劃案有三百多公頃在陽明山上,會涉及到水資源供應。因此我們在母親節成立後,開始做調查。
- 2003年3月22日,辦了第一屆天母水道祭,我們當時看到聯合國在媒體上以「生命之水、人人之水」為主題,呼籲全球關注水資源,到現在已18年。我們跟天母的七所小學、三所國中,一所市立大學、兩所特教學校合作,在三次籌備後,我們就會開始辦水道祭,由市立大學開場,我們則做其他活動。
- 2007年台北市缺水,我們在天母三玉宮,由校長、家長會長、兩個小朋友代表,在三玉宮前的廣場上啟動,接著很多小朋友一起踩街,每個小朋友都像嘉年華般的彩妝。每年也都會有slogan,小朋友針對水資源的部分去做設計。像是我們明年3/16的活動,大部分小朋友是寒假作業,或是美勞課就會做裝扮,各個學校都有不同的裝扮,我們會從中山北路七段走到天母七段底。到了三角埔,會有一個開水龍頭的儀式,希望水源源不斷,也是學校兩個小朋友、家長會、校長一起開。
- 2014年,天母的家長會長特別把教育局長邀請來,我們針對小朋友做教育,局長在半個小時內就被這件事感動,所以從2015年起,教育局開始支持我們。國中部分就是設計海報,小學部分是祈福卡,不管設計海報、祈福卡,他們都還要寫心得。教育局也會頒發給設計祈福卡、海報的小朋友特優等。也在水道祭做展覽,展覽之後則會移到天母圖書館,會有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圖書館很用心,把世界各國跟水道、水資源有關的書本,設立一個區域讓大家來借。
- 我們會到網站上查聯合國當年slogan,學校就會編舞台劇,跟大家分享當年水道祭的主題,這是啟明、啟智兩個特教學校表演,他們都很有活力;國小則會有小朋友上台分享,他們對水道祭的感想。蘭雅國中邱老師帶著綠色行動社,在水道祭前於草山水道做解說,我們也會在草山水道做示意圖,今年3月13日,他們也會在這裡做解說,歡迎大家參與。
- 水道祭從2003年開辦以後,我們開始拜訪校長,我們從教育切入,學校也逐漸都納入他們的課程。這張舞台上就是三角埔發電所,這裡會設置20個攤位,安排闖關活動,小朋友在攤位要去說他們怎麼節水等,才可以通關。天母國中、國小,南港社大、士林社大、北投社大也都會來參與我們的擺攤。天母國中的水道少年,他們也在現場跟大家分享草山水道的介紹。闖關後他們可以帶一個小植物回去照顧。草盟的成員在辦水道祭之前的週末,我們會開放草山水道、天母水管路的第三水源的老師解說,沿途的幾所國小也會做解說,包含文史、動植物等,歡迎來參觀。
- 有關台北水道的發展,其實日本人到台灣後,從港口(包括淡水、基隆),他們就逐步完成自來水系統,我覺得台北水道很重要的是,我們的公共衛生從1905年發表這個計畫後,1907年就開始動工,1909年完成,便從新店溪把水打上來。而草盟關注的草山水道,便是因為台北人口成長快,用水需求高,就從陽明山找水,所以這兩個水資源系統加起來,一直供應用水到1960年。
- 這裡後來花了一年申請成古蹟,其特別之處在於三角埔是所有日本人在台灣建立的123條水道中,唯一一條有發電所的,所以很難得,草山水道當時對大台北的供水很重要,這些設備現在都還在,都是在1932年完成的,只有這個是舊的。第一水管橋,水很清澈,100毫升的細菌總量遠少於翡翠水庫的1300多,從水管橋那邊就會沿著這條2009公尺的水管路,這個資材是從英國進口的。
- 到了2003年,我們在辦理水道祭時都會說,你們注意看,我們的水是不是被偷走了?因為陽明山的山坡地開發就是要把這些水拿回去。原有六十根的排氣管,我們調查時,剩下兩根,都被偷走或是拿去賣,不知道去了哪裡。
- 我要強調草盟都是跟學校結合:三玉國小,四年級他們將此內容都納入了校本課程;我們找了小學、國中,像三玉國小他們是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水資源相關課程,他們也得了很多跟草山水道有關的獎,2017年三玉國小製作的草山水道系統專題網站,獲得聯合國國際網際網路白金牌獎。
- 天母國中老師協助我很多,草盟的資料、大事紀等也是由小朋友整理的,只要媒體上有草盟的訊息,小朋友都會告訴老師。現在很多草山水道對他們學校的影響,很多都是由小朋友來做分享的。我們在天母關心的議題,小朋友也都會來參與。
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技術經理林笈克—納入自然解方(NBS)概念的筏子溪流域前瞻水環境計畫與管理方式
- 彙整三年來的成果,荒野來找我做筏子溪平台的總顧問,謝國發副分會長很擔心綠川、柳川很紅,縣市長都去看,害怕群起效仿,不希望前瞻計畫恢復河川生命力變成這樣,而筏子溪有石虎、穿山甲、台灣八哥、巴氏銀鮈(一級保育類)。荒野台中分會,希望還河溪於天然無暇,成立河溪海洋委員會,從民間角度還覺得公部門做得有點落差,與荒野夥伴協助前瞻計畫。
- 筏子溪是人口密集區,從生態學的角度來做出讓公部門知道民眾需要這個樣子。結合大肚山的綠帶,國土生態綠網,做出恢復河川生命力的樣貌。
- NBS(Nature-based Solutions)系統。維護既有的自然或受保護的生態系、永續管理或復育生態系、創造新的生態系。把這樣的概念融入設計,透過公民、民代溝通,呈現在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的工程中。
- 筏子溪全段95%經過整治不去管的情況下,會自然回復。過去民代希望要有政績,就會請人來清淤。後來透過公民參與,跟三河局講說有些整理是不是不要那麼徹底,關鍵區不要整理,後來集水區森林就被保留下來了。以前說有死魚問題,但經過生態系服務後,候鳥會清掉。保留下來的高灘地,不需當水溝泥沙清掉,而可以營造棲地。
- 筏子溪遇到的問題,排水口下來垃圾很多、水質很差,攔水堰卡垃圾,設計礫間淨化廠,去把周邊的水防道路給縮減。透過前瞻計畫從U型棲地變成O型棲地。過去水防道路太寬,車子開太快,所以多種一排樹,讓人來散步,減少偷倒垃圾的情形發生。我們也種植水生植物。
- 目前在筏子溪每兩周一次來撿垃圾,雖然很多人也去撿垃圾,但垃圾問題依舊沒解決,還需要更多人去關注。關鍵是將人串聯起來,民眾、社大、公部門都來關心前瞻計畫。
- 東大溪計畫,水也很臭、很髒,希望可以找東海大學的人可以出來,結合勞作教育。
- 倫敦國家公園城市可以跟生物更加和諧,希望公民環境意識在筏子溪跟大肚山持續發展。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宜蘭的水文化
- 我在維基百科查到文化的定義為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或經驗,使其適應自然或周圍的環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產方式的人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潛意識的外在表現。
- 宜蘭下了兩個月的雨,摩托車有檔雨板設計,衣服是不會乾的要用除濕機,用湧泉來做的魚塭,經常看到學校和公共建築都有棚子設計。宜蘭縣文化局把地方文化做成的日曆,可以看到特殊的地方文化。除了多雨的環境,還有湧泉沖積扇,是常民生活的一部分,澡堂公共浴池、洗磺水。
- 講者介紹在大湖溪發生的教育活動。針對大湖溪周邊的水利碾米廠、水圳做調查。去年一年多的時間,辦了很多次的營隊跟教育活動,還有公民科學家、深溝釣魚大賽,這些都是直接的體驗。石乃丰老師進來了這條溪流,然後創作了一首歌曲。北成國小小朋友拍了一個紀錄片。宜蘭反礦跟水源息息相關,過程中從不到50人的學校申請計畫去拍紀錄片。水圳音樂會有高中生把對於溪流的感受寫成詩吟唱。以及大湖溪植物標本的創作。
- 接著提到宜蘭的其他環境議題。例如蘇澳冷泉,公所每年要花幾十萬做冷泉祭的活動,但和水文化是去脈絡化的。蘇澳KPI用比較風趣的方式去講述水文化,做藍晒,讓民眾參與。也製作飲料,用「不透明」的概念去反諷工程的「不透明」。
- 而52甲溼地議題中,遇到官僚體制、民粹問題。生態性服務的功能在溼地裡面都有了,但政府的怠惰推諉、開發問題,情況是愈來愈糟,濕地保育法已經10年了,業者還繼續做。前陣子才去找陳椒華立委,還有去監察院糾正。地方一直要求濕地解編,300公頃有90%是私有地,這是全台唯一一個國家級重要濕地有大量的私有地,開發後對於羅東、冬山、五結是大浩劫,以及對生態方面造成的影響。
- 羅東高中的學生用辯論的方式,針對52甲溼地做公民審議,分成政府組、環團組、地主組,去找資料跟發表。在環境教育上,下一代有更多想法的在產生。
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執行長吳昌鴻—鱉溪水與文化觀點
- 對花蓮人來說,不見得有很多玩水的地方,因為河川有養豬場廢水、電魚和毒魚的問題。
- 台灣很少有溪流以動物為名,鱉溪在百年以來沒有致災。從1957年的老照片觀看,開墾後,河床愈疊愈高。當地每年的捕魚祭都會捕「哈拉」(有吸盤的魚)給長者吃,以及從秀姑巒溪洄游的日本禿頭鯊。但水利會做了很多引水攔河堰,導致河床下刷,所以就沒有水、魚也上不去,農民沒有水也很苦,搶著使用抽水機。而養豬場將廢水直接排入鱉溪。
- 鱉溪涉及的管理機關眾多,原本的工程設計和地方民意有嚴重脫節,後來九河局規劃流域管理平台。九河局、林務局及鄉公所,和部落會議媒合,進行共學,學習怎麼對話。討論後決定把它做成保種保源的復育區,找回菊池氏細鯽。居民自己做了簡易型魚梯,過去一年只有颱風來的時候魚可以上溯。以前河川裡的大石頭很多,是文化歷史的記憶,現在將大石頭還回來,以石樑固床工的方式設計。
- 當地也關注農田用水議題,開發省水稻因應極端氣候,新的耕作方式在使用上只需50%的水,可以種出一樣的稻米。
- 留住河川好的環境,讓在地部落可以親水,回到以前的鱉溪,治理的過程也是部落對於水文化的認識,以及跟河川局溝通的典範。九河局也擬定中長期七年計劃,希望恢復鱉溪以前的面貌。但是鱉溪是小尺度的溪,未來如何擴張到其他溪流,仍是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