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執行長 黃莉婷
向土地學習的契機
近年來,斗六雲林溪開蓋問題一直為斗六市民所關心,而本社大自2014年起,就開始關心雲林溪流域的文化資產與生態環境等議題,並且主動參與及協助縣府水利處河川親水工程會議,了解到這條河流過去歷史及開蓋後續的河岸規劃並藉此難得的河川整治機會,與社大師生及社區民眾透過流域共學的方式,認識這條消逝20多年、不見天日的城市溪流;重新了解雲林溪流域的水環境資源,讓土地與人的情感得以重新連結、被看見。

此外,由山線社大、斗六市太平大街發展協會、雲科大文資系、大藏建築師事務所與雲林縣田野文化協會等單位跨域合作,並且組成「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大家分工合作並透過一系列的河川走讀、課程、講座及展覽等方式,帶領聯盟成員、社大師生與市民們,重新認識與學習雲林溪流域的文化與生態。
展現社教學習共同體與能量
流域學習首先是認識雲林溪,而最有趣的部份就是尋找河川的故事、舊水路,藉此了解溪流的來龍去脈,了解它對人們的重要性,此外,還透過公民論壇的方式,找回河川與人們的記憶及關聯性,並且透過社大課程、講座、工作坊及文史田調等多元方式,帶領師生們走入社區、接近河川,並且嘗試著將所學與土地對話。

另外,針對河川掀蓋工程及流域之文化資產部分,社大秉持著公民社會的理念,希望每個人都能關心公共事務,並且藉此讓政府相關單位聽見民眾的聲音,而不是一再的複製其他縣市的工程案例,所以社大以雲林溪流域的地方學習為主軸,串聯河川旁的學校與社區,進行流域旁的文化資源盤點與調查,並引導社大師生及社區民眾透過流域工作坊的方式,了解、關心及參與公共事務,同時也藉由此機會,讓大家從一條溪流開始,向外探索流域旁的在地文化與珍貴的文化資產。如果民眾能夠了解流域內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將可避免工程施作時,總被輕易剷除掉的厄運:而早期的農村聚落與水息息相關,而人類的文化也都環繞著水域,所以本社大將以水紋作為地方認識的出發點,調查、紀錄與學習家鄉流域中的故事、人文及生態。

打造城市之肺的河川-雲林溪
多年來,雲山線社大投入許多心力在雲林溪流域的學習與行動上;從一開始的認識與了解、學習及討論、行動與實踐;從跨平台的組織設立與共同合作,讓公部門聽見民眾的聲音及願意調整工程內容與進度;更重要的是,因為大家的努力,將有機會讓河水與城市、民眾有更多的連結,而身為雲林社大的一份子,土地上的生態與文化都是我們在乎且關心,故此 對於雲林溪的河川整治,除了要求河水乾淨、有魚有蝦之外,期盼未來的雲林溪將成為斗六的城市綠肺!
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簡介
秉持著農村文化、社區營造及快樂學習,以社群、社團、社區與社會之魅力四社關心公共事,期盼成為一所具社會影響力的社大!
守護雲林溪流域的信念
1、對於河岸景觀工程施作-可以簡單、不可簡陋!可以慢、不要爛!
2、關心河川生態保育及流域的文資保存。
